蜥蜴在什么地方冬眠?

敬一惟敬一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正好最近写过一篇相关的内容,就拿来用一下了~ 有关于壁虎(蜥蜴的一属)的冬眠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Lathrop所发表的论文《论壁虎的自然史及饲养》[1],文中Lathrop观察到了北美洲的两种壁虎——趾突壁虎和鳞脚壁虎——存在冬眠的现象并且探讨了它们的冬眠习性。 冬眠现象的研究后来也被其他学者持续跟进[2-4],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对冬眠时间和冬眠场所的研究,对于其背后原因的分析则大多停留在推测的水平。直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动物低温适应机制的深入研究,才逐渐阐明了外界温度、体内温度以及体温调节相关基因在动物适应低温环境过程中的作用。

一、壁虎的冬眠时间及场所 如上文所述,Lathrop发现趾突壁虎和鳞脚壁虎会在冬季进入冬眠状态。那么这两种壁虎究竟在什么时间进入冬眠呢?它们又会在什么地点冬眠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调查。 我们选择的实验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某大学内,该校区毗邻农村,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同时,由于本校学生普遍拥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因此实验地点的室内和外环境均适合壁虎生活。 在正式调研前,我们先对不同温度下壁虎的存活情况进行了测验,以确定实验的温度范围。结果如上所示,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壁虎出现了死亡的情况;当环境温度处于0~5℃之间时,壁虎虽有存活,但行为表现变得迟缓。结合上述情况,我们将实验温度设定为5℃以下。

为了验证冬眠时间与场所的关系,我们在2016年1月3日~2月7日期间,监测了6只趾突壁虎和6只鳞脚壁虎的冬眠行为。通过连续追踪记录,我们发现无论是趾突壁虎还是鳞脚壁虎,在进入冬眠后首先会寻找一个安全隐蔽的地点,然后以背腹卧姿进入睡眠,此时若触碰其体表,它会立刻苏醒并试图逃脱。

在睡眠期间,壁虎的呼吸频率有明显下降,由活动期的平均30~40次/分降低至15~20次/分,心跳速率亦明显减慢(从80次/分降至50次/分),同时,血细胞压积(血液被稀释的程度,是反映机体缺氧程度的指标,即红细胞比容)也出现明显下降,表明其在冬眠期血液循环系统机能降低,与低温导致的生理反应一致。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壁虎开始出现冻僵现象,肢体僵硬,皮肤变紫,全身肌肉抽搐,呼吸频率进一步降低,心脏跳动停止,若及时置于适宜环境中,则可复苏,恢复活动。但当环境温度再次降低,壁虎可再次冬眠。

我们通过观测还发现,在同一时间进入冬眠的壁虎,其苏醒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个体能量储备的差异有关,高能量储备的壁虎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低代谢状态。反之,能量储备不足的壁虎则会率先结束冬眠。

本实验中的两种壁虎均具有冬眠行为,并且能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及时苏醒,表现出对低温环境的适应特性。但是,有关于壁虎冬眠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常见,且以往研究结果中涉及的壁虎种类和来源均与本文中的有所不同,故直接对比其冬眠特征是否存在差异尚无理论依据。我们推测壁虎的冬眠特性可能随物种而异,其适应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证明。

二、壁虎的低温耐受性 我们还测试了壁虎的低温耐受性,判断其能否在0℃以下的环境温度中存活。 实验同样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我们检测了不同温度下壁虎的存活情况,结果如上图A所示,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壁虎出现存活率骤降的情形,表明壁虎对低温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

接着我们又测量了不同温度下,壁虎的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液乳酸浓度,来评估其机体损伤程度。如图B和C所示,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增加趋势明显,说明低温环境确实导致了壁虎血液系统的损伤,而且低温持续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尽管壁虎能够存活下来,但其血液乳酸浓度已经高于正常水平,且经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可见高温对于壁虎等冷血动物而言,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越冬方式。

三.问题讨论 壁虎具有冬眠行为,其低温耐受性与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液乳酸浓度密切相关。其中,血红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壁虎低温耐受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壁虎处于冷应激状态下时,其血红蛋白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在该激素水平调控下,壁虎机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氧气运输能力。 而乳酸这一代谢产物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壁虎非特异性应激指标,它在细胞内的堆积会导致乳酸酸中毒,进而引起机体一系列不良反应。

为了解壁虎的低温适应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仅是针对壁虎整体低温适应特性开展,并未深入细胞或分子层面进行探究。随着今后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对于壁虎低温适应机制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全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