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大幼体吃什么好?
1、水。水是保证成活率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在大幼期一定要注意,保持养殖盒内纸面潮湿,不能完全干燥,可以向养殖盒顶部或玻璃上喷水,不要直接喷在幼体身上,水滴落下时有可能伤害幼体,幼体可以通过爬行来触碰湿润的表面从而达到喝水的目的。
2、食物。大幼体的食物可以尝试提供一些蚂蚁、卤虫活体或剁碎的煮熟虾肉,小部分品种也可以接受干型颗粒饲料。喂食食物的量不用太多,不要超过幼体体积的1/5,每2-3天投喂一次。喂食时应将食物投放到阴暗潮湿处,避免光线太亮导致幼体不愿意取食或投喂的食物干枯后幼体无法食用。幼体取食的速度有所不同,与个体大小、活动能力有关,同时,也与食物的种类有关(有的幼体能够迅速取食,但是有些幼体可能取食速度较慢,例如拉步甲幼体的取食就比较慢)。
3、温度。温度是促进幼体蜕皮生长的一个外部因素,因此,温度越高,幼体蜕皮生长的速度一般越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过高,幼体也容易死亡,因此,一般我们推荐将温度保持在25-30度之间,这样既能够保证幼体较快生长,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幼体不适。
4、虫螨。幼年期的甲虫抗病能力较差,因此容易受螨虫寄生虫的影响从而导致生长不良并最终死亡,因此在饲养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寄生虫,并不定期往土壤表面喷洒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