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的动物有哪些?

通馨娅通馨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地球上现生四足动物(羊膜类动物、蛙形目和有尾类)源自共同的两栖类祖先。在羊膜类动物演化出现之后,其祖先类型继续演化,产生现代的两栖类,即蛙形目和有尾类。两栖类与有鳞类(蛇、蜥蜴、龟和鳄)的亲缘关系最近,被归入到共生爬行类中。有尾类与蛙形目的关系比与有鳞类的关系更近。两栖类曾经极度繁盛,是第一批真正能到陆地上生活并能在陆地上捕食、活动、繁殖的脊椎动物。在石炭纪晚期,一些两栖类演化出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后代——爬行动物。从两栖类演化到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与从水生无脊椎动物进化到有颔类一样重要。 两栖类是变态和陆生的原始四足类动物,有全骨或软骨质的颅骨、肉质外耳,皮肤裸露富有腺体。在生活史中,必须经过有尾无肢的完全水生的幼体阶段,由变态而变成有四肢、大部分时间可在陆地生活的成体。皮肤湿润,有粘液腺分布。属于变态类(Metamorphosis)。 现生种类约4000余种,有尾无足类的蝾螈亚目40~50种和Caudata目(蛙目),其下的5个亚目约3950种。

常见种类:

1、青蛙:体长三厘米到十五厘米左右,栖息于池塘、河流、稻田和水边草丛等地,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生殖期在二三月间,产卵于静水或缓慢的流水中,受精卵在水中发育,经变态过程,成体可在陆地上生活,体外受精,体长在22厘米以上的是鳖。

2、娃娃鱼:个体最大的两栖类,体可长达150厘米,生活在清溪流中石头下面,捕食螃蟹等水生生物,营洞穴生活,常于夜间和黄昏时出来活动。

3、弹琴蛙 。

4、美西钝口螈 。

5、金线侧纹蛙,产于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为将乐特有的古老珍稀“活化石”。

两栖类动物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成体能在陆地捕食、活动、捕食行为都在陆上进行,如在陆上捕食昆虫,但该类仍需要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幼体在水中营全水生生活,用鳃呼吸;变态后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具有粘液腺、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如青蛙是典型的两栖类动物,青蛙在陆地上生活,但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它在水里产卵,受精过程在水里进行。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里,用气管呼吸,通过尾部摆动游泳。成体在陆地上主要用四肢和后肢作跳跃运动。青蛙的皮肤裸露且具有粘液腺,全身靠皮肤辅助呼吸,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