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需要什么水质?
这个题目让我想到大学水族馆的实习,当时我们住在学校水产研究所的一栋小楼里,楼下是科研所,二楼和三楼是实验动物房和学生实验室,四楼和水族馆,五楼是宿舍。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大型水族箱,之前只是在花鸟市场买过小鱼小龟,家里也曾养过猫狗。刚到研究所的大鱼缸前,真的被震撼了,长7米高2.5米的鱼缸,里面有各种热带鱼,神仙鱼孔雀鱼龙鱼虎皮鱼等,还有两只绿鬣蜥(后来它们爬出了鱼缸,我们找了半天),最大的是一只斑尾斗鱼(这是后来养的,因为没地方放水草了)。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布置鱼缸,就在网上找资料,看了日本造景大师岩田礼治的作品后如获至宝,马上按照他的方法摆放设备,制作背景,填充砂石,种植水草。可惜没过几天就全换了,因为根本看不到鱼儿了,全部躲在暗处不敢出来。
原来这缸里需要营造两个世界,明亮和黑暗,并且二者要无缝连接,不能有缝隙让鱼儿分清楚边界而紧张恐惧。于是我们把灯调到最暗,增加硝化细菌的数量,还往水里加了脱色剂使水变色,又加了底砂让光线更加柔和,再种上水草,等待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应鱼类呼吸。(后来实在不行,我们又加了一层过滤棉以保障氧气含量) 大概过了一个多礼拜,鱼儿开始在新环境中游动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我们又发现鱼缸的水变得灰白浑浊,并有臭味。马上加入活性炭吸附污物,每天抽底换水,添加营养液,终于水慢慢变清,臭气消失。(其实这里应该加入生物滤材如椰壳活性炭或者细菌屋之类,但我们没有经验,后来补上这些后,水质一直很好)
至此,我们才松了一口气,感叹研究人员的细心与严谨,如果不是他们定期检测数据及时调整方案,我们的水族箱恐怕早报废了。 后来到了夏天,南方的夏天炎热潮湿,鱼缸也出现浮游虫子,我们用敌百虫和杀螨药交替使用,勉强控制住了,但发现鱼儿的色彩变得黯淡无光,体型也逐渐萎缩。
正赶上学院组织暑假社会实践,我们来到一家规模较大的观赏鱼养殖场考察调研。这家养殖场采用海水增氧,循环流水养殖,控制温度光照和投喂时间的方法来提高鱼的成活率和促进鱼体色素沉淀(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海水增氧的鱼缸,之前只在动物园和水族馆看过海水饲养的海龟和珊瑚)。
回到学校后,我们查找了相关资料,根据养殖场师傅的方法,配合本校水产系老师的指导,用人工合成饵料配合天然饵料,控制投喂量,同时注意温度、光照和时间等的调节,终于使鱼儿恢复了健康,颜色鲜艳光泽,并很快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