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斗鱼怎么样繁殖?
要弄到一窝小鱼苗(2005年的时候我养的斗鱼是买的大批的小鱼苗,大概1元一条),然后把其中一条雌性的小鱼喂得肥肥胖胖的(因为要单独挑出来作为母鱼用),另外一条雄鱼就不那么胖了。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两条鱼放到一个养着水草和沙子的缸里,准备造窝了; 在它们造窝的地方撒上一层薄薄的沙子,再摆上石头或者其他东西做屏障,这样它们就有地方产卵,并有隐蔽的地方保护未孵化成的鱼卵不被吃掉。 每天观察它们的动向,发现它们开始在沙子里钻来钻去的时候,就要准备换水了。
先用清水冲走沙子表面上的脏东西,然后用吸水泵或者气管和水桶把底部的沙子和水一起反复冲洗(注意不能直接换水,防止温度变化过大伤害鱼)。 我一般是冲洗3遍左右,然后等到新水和旧水混合后,再把鱼放进去。 新水要经过除氯处理(盐酸溶液吸收氯气)、曝晒(最好阳光直射),具体方法可以百度“养鱼高手”。 注意!!!一定要仔细观察,看到鱼开始产卵并且有受精现象后再换水,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当看见鱼卵变成灰黑色时,就说明有受精的可能了,这时就该打开氧气泵,增加水中含氧量,促进胚胎发育。
我是直接把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黑鱼放到另一个鱼缸里面,里面放置了丝藻(作为开口食物)、浮游生物、少量水蚤(不要放太多,以免撑到)以及刚刚发根发芽的水草(提供幼苗初期营养)。
然后就可以静观其成了…… 大约一周后,小鱼就能长出黄色条纹,并开始吃固体食物了,此时可以把刚刚发根的水草拔除,换成水榕等根系比较深的植物。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预防鱼病,保持水质清洁。
中国斗鱼喜食活食,小型的水生昆虫、水蚯蚓、水蚤均可。饲养斗鱼的容器不宜太大,以免水质恶化,容器的上口要较小,防止它窜跳逃逸。容器应放置在光照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它不喜剧烈的人为搅动,生活环境相对安静为好。容器底陈放一些水草,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洁。容器中的水应保持其清洁,受污后及时更换。
中国斗鱼为孤僻性鱼类,一般喜独居。群养或和其他鱼混养时,因频频互斗会使其体质削弱,常常会导致相互伤亡。所以,平时或繁殖期都以单养为好。它不喜凉水,因此,人工饲养繁殖应从夏末开始。
中国斗鱼人工繁殖,通常在每年夏末、秋初开始进行。人工选择品相较好、年龄为1龄的健康雄鱼、雌鱼作为种鱼。雌雄鱼的鉴别较容易:雄鱼腹圆而瘦长,胸鳍长于雌鱼,且色彩鲜艳;雌鱼腹大而短壮,胸鳍短于嘴尖,生殖孔大而略呈红色.
鱼巢”做成后,将雌鱼投入缸中。雄鱼见雌鱼进入,开始将鱼巢拖到缸子中央,并将周围整理出一块空地,准备进行繁殖。这时,雌鱼慢慢游向雄鱼,当它们互相接近后,雄鱼立即从后面用背鳍和臀鳍夹住雌鱼腹部,然后慢慢上升游到鱼巢下方雌鱼停止游动,雄鱼从下面夹住雌鱼不动,然后从雌鱼腹部下方抽出身子,雌鱼的腹部立即鼓胀起来。不久,雌鱼腹部突然收缩,卵子即从雌鱼腹部排出,同时,雄鱼也排出大量精液,受精卵从亲鱼腹下方落下时即已被精液沾裹。这时雄鱼转过身来,又从后面夹住雌鱼的腹部,徐徐向水面上浮。到达水面上层时,雄鱼即用胸鳍搅动受精卵和精液,把它们都包裹在泡沫中,形成新的鱼巢。然后雄鱼又从上面挟着鱼巢从上向下疾游一圈,将鱼巢打牢。在这一过程中,受精卵被包在泡沫中。经过多次循环反复,直到雄鱼挟的鱼巢膨大到一定程度为止。自此,雄鱼开始在缸中游动,同时不断从气管中喷出气泡,将鱼巢中粘结不实的卵子打牢。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把鱼巢拖到缸边水草上。
在雌鱼产完卵后,雄鱼已把雌鱼驱逐到缸子角落里。这时应从缸中把雌鱼捞出。以后,雄鱼即照料该巢,直到孵化出小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