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斗牛都有什么牛?
中国是没有本土的斗牛表演,这项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从西域传入的“角抵”运动,在唐代称为“扑角抵”,明代时叫“摔跤”。 清末民初,民间还常以“摔跤”之名进行比赛,但到了30年代中期,因为日本武士刀法对中国拳法的压制,使得“摔仔”们将目标转向了日本相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向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靠拢,将“跤”字改为“跳”字,称“摔跤”。195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国体育规则》中规定,“摔跤”是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
时至今日,我国参加国际赛事的“摔跤”运动员,都是以蒙古式、维吾尔式、朝鲜族式等传统民族风格的摔跤选手为主,这些项目都是把对手摔倒在垫子上为止。而事实上,在我国还有一项具有悠久历史,且和西班牙斗牛一样源自于西班牙传来的“相扑摔跤”(lucha libre)的项目。不过现在这项运动已经逐渐没落,只剩下少量的专业选手还在坚持,并在墨西哥国内举行比赛。
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在美国加州也曾出现此类比赛的现场,场面一度十分火爆热闹(图7)。 但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看不到中国境内有这项运动的任何消息,搜索引擎里输入“相扑摔跤”或“Lucha Libre”也同样没有任何结果。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这种活动太“low”,上不了台面,但我认为更有可能是由于我国有关部门从来没有给予任何的支持与指导,这项运动又无法取得商业利益,导致从业者只能默默坚持,或者转行做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