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深怎么掏耳朵?
作为一个在采耳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对于这一个问题,本来是不想多说的,因为觉得这个问题有点猥琐…… 但是为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个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我们的耳道皮肤是很薄很脆弱的,如果用坚硬的挖耳勺或者指甲去刮伤它,轻则肿胀、疼痛,重则致病菌感染引起发炎,那是相当难受的… 那用软棉签可不可以呢?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中我们并不建议这样做。
首先,你用软棉签能进去的地方,别人用软棉签也能进去。 你认为你进去了,其实可能只是你感觉上进去了而已(毕竟棉签这么软)。实际上你的耳道皮肤是没有被你清洁到的… 其次,如果你用软棉签沾水后擦进耳朵里,那么当你甩干软棉签上的水的时候,由于外界的空气相对湿润,而你的耳道内部是密闭的,这样就很容易让霉菌乘虚而入导致感染。 如果已经感染该怎么办呢? 先清洗(保持耳朵干燥),再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消炎。
最好的方法还是使用专业的采耳工具进行清理。 比如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只要注意不要深入耳道,轻轻地在外面的皮肤上擦拭,是能够清除耳朵表面的耵聍(耳屎)的。 但如果是附着的较硬的耵聍,又或者是深埋在耳道内的耵聍,用以上工具是无法清洁干净的,就需要借用一些其它的工具了。 比如专门用来取耵聍的器械镊子。 还有专门用来灌洗耳道的器具,如洗耳壶等等。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最好不要自己擅自处理,特别是千万不要随意使用药物浸泡或涂抹,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通常我们所说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而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及鼓膜。那么平时所说的掏耳朵,仅仅是指外耳道内的耵聍及分泌物。中耳内有3块听小骨,是人体中最小的三块骨头,有传递声音的作用。中耳炎患者及鼓膜有穿孔者不能进行掏耳朵。
在通常情况下,耳道内分泌物是有的,这属于正常情况,大家能够做到定期的清理即可,不需要过于频繁的清理。特别是不能过度暴力的清理,以免引起耳道的损伤,甚至有可能造成耳道出血。
对于有耵聍的患者,通常有两类人:1、第一类是湿性耵聍,多见于中国人。耵聍偏软,不易排出,耳内经常有少量耵聍渗出,常把耳廓后部弄得到处发粘,即使掏完也有少量渗出。2、第二类是干性耵聍。多见于西方人。耵聍较硬,易排出。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进入耳道深部,则易形成耵聍栓塞。患者可出现耳闷及听力减退现象。我们通常所说的耳屎就是耵聍。建议耵聍分泌多的患者,可以定期前往耳鼻喉科,行耳内检查,确认是否能耐受清理,如果不能耐受则需要行碳酸氢钠滴耳,待三天后软化再行清理。使用工具选择耳鼻喉科专用的耵聍钩,沿外耳道前下壁轻轻进入,旋转钩出耵聍。千万不能深入耳道,以免损伤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对于耵聍较多者,或者有外耳湿疹等外耳道皮肤疾病者,建议每月清理1-2次。如果出现了上述的耵聍栓塞导致的听力下降、耳闷等不适,那么我们清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深入,否则有可能造成更进一步的栓塞及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耳朵疼痛、流脓、流血等现象。因此清理的频率应该更低,最好能每半年清理一次。